关闭此广告

关闭此广告
2024年9月18  星期三 百艺会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百艺快讯 人物专访 声乐 器乐 舞蹈 曲艺 文学 少儿 体育 摄影 戏剧舞台 书画 文化旅游 藏品欣赏 社区文化
明星经纪 百艺说事 百姓大舞台 民间文化 艺术人生 名企天地 才艺教育 非遗展示 百艺学院 合作发展 关于我们 网站荣誉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    恭贺百姓才艺网成立十五周年大吉!   百姓才艺 彰显魅力
   
百艺说事

甘洒热血写春秋


发布时间:2022/1/22 21:44:29 浏览人数: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前寻访鞍山老炮楼

            

源:百姓才艺网  时间:2015-09-01 13:30  责任编辑:李婕


 

    同老朋友(鞍海燕舞)(以下简称:燕舞),早就约定要在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之前,寻访一下鞍山的抗战遗址和收寻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可是由于今年8月18日是老朋友下乡海城40周年的纪念日,所以他一直忙于筹划知青点聚会的庆祝活动。直到8月23日的星期天,他终于有了时间,于是我也只能是‘忙里偷闲’的悄悄离开了值班的单位,一起来到了位于太平村附近的工业街山坡上,去寻找日本人败退时遗留下来的碉堡。

    以前我儿时也常来这附近的山上游玩过,却从来没有注意过这里有几个碉堡。(燕舞)老朋友从小家就住在这儿附近,所以对此比较熟悉,也是他告诉我这里有战争时期留下的碉堡,并主动担当起了这次寻访的向导和解说员。(由于对历史的不甚了解,我还真就不敢说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留下的。但是从碉堡的坚固程度来看,应该是日本人的。)我俩沿着崎岖的山路,踏着密密匝匝的草丛、树窠,很快来到了一个保留基本完好的碉堡跟前。碉堡处于半山坡之上,半地下、半地上,水泥墙足足有半米多厚、裸露出来的钢筋比大拇指还要粗,堡里阴暗潮湿,杂乱不堪,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可以看得出还是相当的结实。碉堡里有一些流浪人员残留在那里的破东烂西。(燕舞)介绍说:他就曾经看到过有流浪人员在此寄居。




位于鞍山市立山区工业街半山坡炮楼


    透过碉堡里射击孔射进来的一缕阳光,使这里显得有些阴森可怖。因为时间太长了,堡里已经没有任何有价值可参考的东西啦,倒是堡外在茂密杂草和树丛掩映下的墙面上到处都是充满累累的弹痕,甚至还有好像是大炮轰过的残破迹象。从其中可以看出当年鏖战的激烈场面。(燕舞)老朋友不禁以毛主席诗词《菩萨蛮》来寓意这里的情景,“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这确实是再贴切不过啦。站在这历史陈迹的遗址前,我的耳畔似乎又听到了‘九一八’的枪声、东北抗联的怒吼;卢沟晓月的炮火、太行山顶的冲锋。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七七事变’的硝烟、平型关大捷的身影;台儿庄血战的场面、百团大战的英雄。心里不禁又哼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感叹当年我们的先辈们浴血奋战的顽强与勇敢。

    在山顶上还有一处据说是水厂的地方,那里林立着两处较小的碉堡,日本人修建水厂时的办公楼,已经由有关方面用铁丝网围了起来。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在家乡鞍山的土地上曾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辈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阎宝航、抗日将领黄显声将军、抗日将领吕正操将军、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邓铁梅、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苗可秀等。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就有我们鞍山岫岩进行抗日活动的英雄邓铁梅的名字。(注:资料来自于千山晚报)
    还有那些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常有钧、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抗日到底的姚铁民;享誉东北的抗日司令赵侗、冻死不拆民房,饿死不抢民粮的白君实、宁当中国鬼,不当亡国奴的刘壮飞等等。(注:资料来自于鞍山日报)

    更有名震辽西的“老北风”——张海天。前段时间里,由著名演员巍子、张洪睿、赵纯阳、刘芊含等人联袂主演的抗日大剧《义勇义勇》(原名《老北风》)在辽宁卫视热播。其中主人公平民子弟张天海(巍子饰)这个角色的创作原型,正是台安抗日志士张海天,报号“老北风”,其英雄事迹更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灵感来源……。



位于鞍山市铁东区対炉山上日伪时期留下的水塔


    关于“老北风”这个字号,有着不同传说。有人说,张海天不仅有好枪法,还身怀神行绝技,能够蹲着跑路而迅疾如风,故名“老北风”。又有人说,张海天天生不怕冷,在天寒地冻中能光着头皮去顶刺骨的北风,所以有了“老北风”的绰号。还有人说,打麻将时,坐“本庄”的最怕“北风”,而日本关东军司令的名字恰好叫本庄繁,张海天为表示自己是本庄繁的死对头,所以取了“老北风”的字号。这些说法未免传奇,但“老北风”这个字号,确实说明了张海天威猛剽悍的体魄与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当然,“老北风”的名头能够响彻辽南,还是因张海天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抗敌斗争的英雄事迹。
  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城的消息传来。据传,当时,正在打牌的张海天听到这个消息时,十分震怒,哗啦一声掀掉桌上的麻将牌,目射寒光,满脸杀气,冷冷地吐出十个字:“不打麻将了,扯旗打日本!”随后,张海天扯起“讨日扶民救国军”的大旗,组成抗日义勇军,提出了“枪口对外,不打中国人”的口号。
  9月23日,张海天等率众400余人,分别袭击了日军占领的田庄台发电所和立科水源地,这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寇第一次遭受中国抗日群众的武装打击,这次袭击也是东北民众武装抗日的第一枪。张海天率众经历多场战斗,转战台安、海城、盘山一带,先后参加了智擒汉奸凌印清、九台子阻击战、夜袭田庄台、围攻沙岭、攻袭耿庄、三打牛庄、火烧海城日军兵站等数十次战斗,多次炸桥梁、袭列车,破坏南满铁路,夺取军用物资。张海天所部行动神速,作战勇猛,使日军闻风丧胆。张海天战功显著,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辽西的抗日英雄”。张海天深谋远虑,为发展抗日队伍,扩大武器装备来源,开办了小型兵工厂,制造子弹,改制大炮,修理枪械等,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5年,上海“左联”以义勇军的事迹为素材创作了电影《风云儿女》,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国歌。
  1939年5月2日,张海天在北平因伤病逝。张海天不仅自己献身于民族解放斗争,他的三个弟弟、一个儿子都走上了抗日前线。(此材料源引自鞍山日报)
    下了工业街的山坡,我俩又来到了位于现在和平桥附近的对炉山水塔,这是日寇侵略鞍山占领鞍钢时留下的又一罪证。 鞍山对炉山,位于铁东区最北部,东部与立山区深沟寺一区毗邻,南至健身街与和平办事处毗邻,西至建国路与鞍钢厂区相望,北至通山街与立山区接壤,地势东高西低。  对炉山水塔,和鞍钢高炉对峙,是鞍山自来水公司最早的配水设施之一。为适应当时市街给水的需要,1919年鞍山制铁所出资在对炉山山顶修建了一座临时性给水槽(即配水塔前身),由一条直径350毫米的输水管道从立山水厂来水,通过水塔配给铁东的台町(今东风街)、八卦沟一带。水槽结构大体是砖石结构,外层铁板围壁,铁板与砖之间用矿渣填充,做防寒之用,其直径为7.3米,深10米,容量300立方米,同时还修建了立山加压站。据说当时山上有3名日本人做管理员,负责供鞍山火车站及居住在鞍山的日本人生活用水。(注:资料来自于网络。)
    看着眼前的遗址,回想着那些为了祖国免遭奴役、为了人民寻求解放而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怎能不心潮激荡、怎能不思绪万千。当年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大江南北。长江黄河振臂高呼,昆仑太行纵马挥刀。在东北这块白山黑水的土地上又有多少奋起抗战的仁人志士,又有多少宁死不屈的祖国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争取自由付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吃着树皮棉絮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宁死不屈的赵一曼;大义凛然的赵尚志、“运思出奇,横扫千军’……夺回我河山” 的李兆麟等等等等,千千万万的抗联子弟奋战在长白山脉、渤海之滨。他们高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怀着誓死驱逐侵略者决心,抱着“没有吃、没有穿、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勇气;在“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的青纱帐中、在皑皑白雪的冰天雪地里,凭借“保卫长江、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肝胆,冲杀在了抗日的第一线。为驱逐日寇、赶跑侵略者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壮歌。

    今天当我们回想起昨天的历史,充满了血泪、充满了屈辱;也充满了英勇、充满了悲壮。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里,让我们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建设得更加雄伟、更加强大。让那些妄图让历史重演、让时光倒流的枭小之辈在炎黄子孙、东方巨龙的面前去瑟瑟发抖去吧。

    (此文中所源引的资料皆来自于网上的千山晚报和鞍山日报)

          百姓才艺网 孔庆和


            
百姓才艺网版权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姓才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百姓才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姓才艺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百姓才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电话:0412-2526163 2569163  邮箱:2142381365@qq.com